中国足球彩票人民政府

www.jieyang.gov.cn

揭西县多措并举推进“百千万工程”走深走实
来源:揭阳日报 作者:□记者 张秀川 李辉娜 通讯员 彭思源 发布时间:2025-04-28 09:41:45 浏览次数:- 【打印】 【字体: 分享到:

揭西县经常性举办节庆活动,助力当地优质农产品“走出去”。林碧鸿 摄



  近年来,揭西县聚力实施“百千万工程”,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探索出一条极具本土特色的农业现代化发展新路径。2024年,该县交出了一份亮眼的答卷:农业总产值突破68亿元,土地流转率达54.83%,培育出3个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和20个“粤字号”品牌,健全了从田间到餐桌的全产业链条。


  节庆搭台:土特产走出深闺


  去年9月,棉湖镇云湖公园内,竹筐里堆叠如山的“一点红”番薯还沾着泥土,陶罐中大洋茶香氤氲,2024年“中国农民丰收节”暨“百千万工程”乡村振兴系列活动在这里举行。来自全县不同行业的农业主体携特色产品齐聚,顾客穿梭于摊位间,随手掰开一颗蒸熟的番薯,粉糯的质感让围观游客纷纷扫码下单。


  这种产销两热的场景,在揭西已成常态。在2024年1月举行的揭西第八届梅花节暨“百千万工程”消费帮扶展销会上,各类优质农产品香飘会场:农户邹付道捧着刚从大洋山挖掘的有机番薯,现场蒸制供游客试吃,粉糯香甜的口感让这款“粤字号”产品打开每个旅客的芳心;展销会上茶农架起炭炉演示传统炒茶工艺,茶香引来的不仅是订单,更有多家电商平台伸出合作橄榄枝。


  “节庆活动是农产品‘出圈’的最佳跳板。”揭西县农业农村局负责人表示,通过连续举办4届丰收节、8届梅花节及4届茶旅文化节,当地打造出“春品茶、夏摘果、秋庆丰、冬赏梅”的四季营销体系。如今,越来越多的揭西优质农产品借助节日搭台,走出揭西,走进千家万户的餐桌前,成为揭西助农经济的生动画面。


  产业筑基:全链条锻造竞争力


  节庆经济的火爆,离不开产业底盘的夯实。近年来,揭西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农业产业发展,每年安排3000万元作为农业产业发展专项资金,用于支持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以及绿色、有机、地理标志等农产品认证,引导扶持农业产业做强做优做大。与此同时,该县统筹各类资金,探索以企业资本投入为主的农业产业链发展模式,充分撬动社会资本参与农业产业建设。


  据了解,为加快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揭西县按照“链园一体”思路,分别投入4.32亿元、2.1亿元用于茶叶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苦笋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如今,揭西县拥有3个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20个“粤字号”品牌,建成4条市级、4条县级农业产业链。2024年全县农业总产值突破68亿元。


  科技赋能:新农人激活新动能


  在揭西县机本尖种植专业合作社的优质稻示范基地,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揭阳分院和中国足球彩票农业科学研究所的专家们忙碌的身影随处可见。他们深入田间地头,指导农户科学种植。烈日下,专家们为农户讲解土壤养分检测的重要性,耐心解答农户在种植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在专家的指导下,这片示范基地的水稻产量和质量都得到了显著提升。


  据了解,为提升农作物的产量与质量,揭西县组织开展系列农业知识培训活动,并邀请专家指导农户掌握科学种植技能,为培育“新农人”奠定坚实基础,为乡村产业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新鲜血液。


  土地流转:破解碎片化难题


  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土地是关键要素。揭西县通过创新土地流转模式,为农业发展注入新活力,成功破解土地“碎片化” 难题,走出了一条农业增产、农民增收的新路径。


  为打破土地分散经营的困境,揭西县率先出台《揭西县农村承包土地经营权流转实施意见》,全面推行 “农户委托、村集体统一储备、政府搭台和奖励扶持” 模式。这种创新模式充分调动了各方的积极性:农户放心地将土地委托出去,村集体发挥组织协调作用统一储备土地,政府则积极搭建平台,给予奖励扶持政策,吸引农业经营主体参与土地流转。“以前土地东一块西一块,机械作业很不方便,成本还高。现在好了,集中连片的土地能大规模使用现代化设备,省时省力,产量也提高了不少。” 坪上镇的种植农户李大哥笑着对记者说。


  截至 2024 年底,揭西县土地流转成效显著。全县累计流转农村承包地面积达16.55万亩,流转率达54.83%,仅2024年新增流转承包地面积就有 4218.51 亩。这些数据背后,是农民收入的增加,是乡村产业的蓬勃发展,更是揭西县乡村振兴的坚实步伐。


  揭西县表示,接下来将深入实施“百千万工程”,继续深化改革创新,不断完善发展举措,让更多优质的农产品走出揭西,让广大农民共享发展成果,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阔步迈向更加美好的明天。

相关附件:
相关阅读
中国足球彩票人民政府门户网站_中国足球彩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