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聆听党史故事 传承抗战精神
——市党史研究专家林运明讲述揭阳人民英勇抗战史
走进市委党史研究室党史研究专家林运明的办公室,他正在电脑前整理资料,作为一名从事党史研究工作已经30多年的老专家,他对揭阳党史如数家珍。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之际,就让我们听听他讲述揭阳人民英勇抗战史。
成立“揭青抗”,开展抗日救亡运动
1937 年 9 月第二次国共合作,标志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建立,全国各地的共产党组织得到恢复和建立,抗日救亡运动蓬勃发展。据林运明介绍,揭阳县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也决定成立抗日组织。他说,揭阳籍进步女青年郑玲(郑英慧),从日本留学回来之后参加了“汕头青年救亡同志会”(简称“汕青救”)。 “汕青救”派她回到家乡榕城开展抗日救亡运动。在郑玲、林美南、姚木天的努力下,“汕青救”派出在国民党一五六师随军工作队的队员曾应之、林西图、陈臣辅等人帮助揭阳筹备成立救亡组织。1937年9月28日下午,在国民党县党部礼堂(榕城韩祠)举行“揭阳青年救亡同志会”成立大会。国民党县党部的代表也到会。1938年1月29日, “揭阳青年救亡同志会”改为“揭阳青年抗敌同志会”(简称“揭青抗”)。
林运明介绍说,“揭青抗”成立后,在榕城和棉湖成立救亡出版社,出版小报《火花》,用12开纸油印,约出版七八期,后转为铅印小报《前线》,辟有副刊《烽火》。还出版印刷各种小册子、快讯、传单。
林运明告诉记者,“揭青抗”还根据党组织的决定,于1939年6月后组织随军工作队,先后派出的随军工作队有4个,分别是:国民党保安第二团二营的随军工作队,队员37人,分通讯、宣传、谍报3个组;国民党第九集团军总司令部的政治工作队,队员32人;国民党预六师的政治工作队,队员32人;国民党独九旅的随军工作队。中共揭阳党组织还派遣“揭青抗”的会员于1937年底至1938年初深入到梅岗,以学校为阵地,发动师生投身抗日运动,向农民宣传抗日救亡道理,发动群众建立抗日救亡组织,使许多地方的抗日运动搞得轰轰烈烈,抗日救亡的群众组织纷纷建立。全县各区普遍建立青抗分会,会员最多时期有4000多人,创办剧社30多个,宣传队、募捐队100多个,开办夜校、识字班50多所。 “揭青抗”一直坚持在共产党的领导下,执行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积极宣传、教育民众,为揭阳地区抗日救亡运动的兴起作出了较大贡献。
组织“妇抗会”,为抗日救国贡献力量
据林运明介绍,1938年2月,中共揭阳党组织为更广泛地发动、组织广大妇女参加抗日救亡运动,指派郑玲、林惠贞等人组织“揭阳妇女抗敌同志会”(下称“妇抗会”),会址设在国民党县党部妇女会里面。
林运明说,1938年8月,揭阳县社训总队妇女干部训练班(简称“妇干班”)在县城举办。“妇干班”属广东省第八区民众抗日自卫团统率委员会妇女干部训练班所辖。中共揭阳党组织为了培养一批抗日妇女骨干,派出郑玲、陈曙光、余天选和陈德智四位共产党员参加“妇干班”培训工作,并组成党支部,发展党的组织。第一期“妇干班”招收学员33名,她们大多数是积极向上,决心投身抗日救亡事业的女青年。党支部一方面做好总队部的统战工作,一方面开展教育培养进步女青年工作。“妇干班”共训练女壮丁3000多人,分别散布到广阔的乡镇、村寨,带领广大妇女开展抗战活动,并成为后来领导乡村革命的骨干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