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美揭阳生态建设和“百千万工程”实施以来,市生态环境局揭西分局(下称“揭西分局”)立足揭西县“生态发展示范区”定位,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不断厚植生态底色、增添发展亮色、提升监管成色,在持续改善环境质量上取得新进步,在推动高质量发展上展现新作为,在环境监管能力现代化上实现新突破,为打造“生态发展示范区”奠定了坚实的环境基础,群众对优美生态环境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得到不断提高。 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厚植生态环境底色
揭西分局始终把推动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向好作为践行生态文明理念的总抓手、总任务,持续深入打好碧水、蓝天、净土保卫战,不断厚植高质量发展生态底色。
加大水资源保护力度,持之以恒强化考核断面水质整治。2023年以来,国考龟山塔断面和省考龙颈上水库断面水质达到Ⅱ类,省考五经富河入河口水质达到Ⅲ类,市控东园断面水质达到Ⅲ类,连续三年水质优良率达到100%;全县10个集中式饮用水源地连续三年水质优良率达到100%。
持续推进大气污染防治精细化管控,进一步加强工业污染、生活污染、移动源污染、扬尘污染治理,推进大气污染联防联控联治落地见效。2023年、2024年及2025年以来全县城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均达到98%以上,六项指标连续三年全面达标。
加强对土壤污染重点单位的监管,县辖区内尚未发现受污染耕地和污染地块,重点建设用地安全利用率100%;不断加强涉危废企业和医疗机构危险废物安全处理处置和医疗废物全流程规范化管理,督促推进垃圾处理设施建设及渗滤液处置,逐步完善土壤固废监管体系。
以绿色低碳发展为抓手增添高质量发展亮色
揭西分局以“项目落地选得准,环境底线守得住,环境指标有得用,环保审批办得快”为主线,不断增添发展亮色。
充分应用省级生态环境分区管控信息平台,严格把好项目准入的“第一道关口”,将建设项目的污染排放和资源利用水平是否满足“三线一单”目标要求作为项目准入基本条件,严禁“重污染”及“两高”项目盲目上马,预防出现触碰准入底线和生态保护红线的“硬伤”,引导能耗低、环境污染小、技术含量高的优质项目落地揭西,不断降低“含碳量”,提升经济发展的“含绿量”。
不断深挖“散乱污”、关厂搬迁、污染治理措施升级改造等企业的污染物总量减排潜力,建立减排台账,腾出污染物排放总量指标,增强企业投资及增资扩产的信心。
实施清单式挂图作战,紧紧围绕环评要素保障,用清单管项目、用清单抓项目、用清单推项目,实现重点项目任务化、重点任务目标化、项目目标责任化,吸引更多优质企业落户、扎根揭西。
科技赋能全过程监管提升生态环境监管成色
面对基层执法技术力量不足这一难题,揭西分局统筹整合现有的工作机制和资源,建立网格化综合巡查管理机制,常态化对辖区内工业企业、沟渠水网等进行巡查,并不定时对水质进行抽查化验,一旦发现水质异常,立即进行溯源调查,坚决打击偷排漏排等环境违法行为。面对当前生态环境问题的新特征、新变化,揭西分局利用好水质在线监控设备、管道机器人、无线潜望镜、无人机等监管科技手段,依托“全过程监控”的智慧云平台,实现全天候精准发现问题、处理问题、解决问题,坚决向污染环境的行为“亮剑”,提升监管成色,让环境风险隐患无处可藏。平台搭建以来,共查处3宗涉嫌通过逃避监管的方式排放水污染物的案件,处罚金额共94万元,行政拘留3人次,发现40处市政污水管网破漏点并督促及时修复。
下一步,市生态环境局揭西分局将继续坚定不移走生态文明之路,坚持生态惠民、生态利民、生态为民,全力守护“天空蓝”“河湖清”“土壤净”“生态美”,推动生产方式绿色转型,提升生态环境治理水平,为美丽揭阳建设注入新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