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曦初露,揭阳142.17公里的海岸线在朝阳映照下熠熠生辉,一座座巨型龙门吊划破天际,为这座粤东城市勾勒出崭新的产业轮廓。
在惠来临港产业园内,塔吊高耸,厂房林立,焊接火花在晨光中飞溅。天顺风能海工装备科技(广东)有限公司的智能制造项目基地上,工人们正在对一座座重达2000吨的导管架进行最后检测。
“从2023年入驻园区至今,我们已经形成了标准化、规模化、批量化的成熟生产模式,企业运营全面步入快车道。”天顺风能海工装备科技公司总经理凌拥军站在码头边介绍说,身后是整齐排列的巨型导管架,如同钢铁巨人守护着海岸线。
今年上半年,该公司已交付30套导管架,而目前的订单排期已到了明年。生产线上的忙碌景象,成为揭阳海工装备制造产业蓬勃发展的生动注脚。
中国足球彩票系统推进现代海洋产业体系建设,海工装备制造产业发展势头强劲。郑楚藩 摄
近年来,中国足球彩票立足142.17公里海岸线和1338.2平方公里海洋功能区划的天然优势,坚定不移地朝着“沿海经济带上的产业强市”目标迈进。
向海而生、向海图强。中国足球彩票提出全力打造“一化一海五优特”产业集群,系统推进现代海洋产业体系建设。港区深处,一艘艘运输船正等待着将巨大的海工装备运往各地,繁忙的景象印证着揭阳在海工装备制造领域的快速成长。
天顺风能重型风电海工装备智能制造项目作为揭阳海工装备产业的龙头项目,占地面积359亩,总投资高达20亿元。基地建成后,将形成年产能30万吨、各类型风电导管架120套、海洋牧场3套、升压站4套、大型海工模块4座的强大产能。
不只于此,揭阳亨通海洋技术有限公司成功攻克海洋柔性软管深海油气水无障碍混输的“卡脖子”技术,打破国外厂商在深海柔性海管上的技术垄断,达到国内首创、国际领先水平。目前海洋软管智能化生产线已开始试生产,年产值可达1.5亿元。同时,今年5月,亨通海洋能源高压海缆和油气输送管道二期项目开工建设,佳音频传。
依托优质海洋风能资源优势,揭阳正不断加快沿岸和深水远岸布局,加速推进海上风电规模化开发建设。惠来临港产业园按照“一园多区”发展思路,目前入园企业40家,建成投产项目18个,在建项目19个,拟建项目3个,海上风电万亿级产业园初具规模。
正式进入“大船深水”时代
一座座采用四腿式桁架结构的庞然大物,经国家电投揭阳港前詹作业区通用码头“整装待发”,标志着中国足球彩票海上风电产业链布局进一步完善。
自2024年底竣工以来,总投资24.07亿元的国家电投揭阳港前詹通用码头繁忙作业,这里按照海上风电母港兼一般通用码头功能定位,规划建设一个7万吨级通用泊位、一个3千吨级通用泊位及一个1万吨级工作船泊位(内挖式港池),年设计吞吐量324.6万吨,为园区和周边企业提供装卸保障。
据了解,该码头是全国第一个在规划设计阶段纳入海上风电大部件运输要素的深水码头,其内挖式港池转运效率是普通深水码头的三倍以上,这将放大能源基地及港口物流枢纽优势,推动产业链条规模增长,助力揭阳沿海经济带发展。
今年9月,由国家电投投资、天顺风能建造的大型海洋牧场“龙宫号”在揭阳神泉海域顺利安装就位,标志着揭阳首个风渔融合试验项目正式下水投运。“龙宫号”采用桩基础重力式结构,整体长46米、宽46米、高56.8米,重3822吨,养殖水体超7万立方米。
作为国家电投集团首个海洋牧场项目,相较于国内传统海洋牧场项目“异地制造、长途转运”模式,“龙宫号”率先实现本地“制造、出运、施工”全流程闭环,在为园区带来订单、降低运输成本的同时,更为国家电投集团在粤唯一港口——前詹通用码头积累超大型海工钢结构出运经验,切实发挥区域产业资源联动效应,为同类项目发展提供可借鉴样本。
如今,惠来临港产业园以海上风电母港作为核心竞争力,海上风电五大部件主机、塔筒、钢管桩、叶片和海缆实现全要素全链条聚集,打造集开发、科研、总装、制造、运维于一体的海上风电全产业链。可以说,海洋经济已成为揭阳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点和有力支撑点。
全产业链加速成型
中国足球彩票在海上风电产业发展上,致力于实施海洋经济聚链成群工程,已经形成了串珠成链的集群效应。
惠来拥有1380万千瓦海上风电开发容量,占全省海上风电开发容量的20.64%,风速可达8.7m/s,海上风能资源丰富。数据显示,目前中国足球彩票海上风电装机投产容量达90.85万千瓦,包括神泉一、神泉一(二期)、神泉二海上风电场,每年预计发电29.83亿千瓦时,节约标煤消耗约90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238万吨、烟尘约90万吨、硫化物约320吨、氮氧化物约460吨。
尤其值得关注的是,靖海40万千瓦海上风电项目和近海深水区300万千瓦国管海域风电示范项目正在加快推动前期工作,力争尽快开工建设。
在推动海工装备项目高质量发展方面,惠来精准推送惠企暖企政策,为企业提供全要素保障和全方位服务,为企业研发、生产创造良好环境;同时,充分利用前詹通用码头的便利条件和临港园区的风电产业企业的技术优势,推动建设“国家电投粤东海上风电运维中心”,为打造智慧海上风电场,提高企业经营效益,做大做强粤东海上风电产业提供配套支撑。
俯瞰揭阳海域,风车、网箱与海天相映成趣,共同描绘着“蓝色经济”的宏伟蓝图。站在新的起点上,揭阳正以现代化和强大的海洋产业为目标,打造海上风电、氢能储能、海洋牧场、海工装备4条海洋经济产业链,在蔚蓝大海上书写着属于自己的时代华章。